1 .關照弱小、吃不上奶的幼犬 當母犬產仔過多的情況下,一些弱小的幼仔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主人不去幫助照料,因體小身弱,越來越吃不上奶,而被強者獨吃。因此,飼養員應將弱小的幼仔放在奶水多的乳頭上,讓其先吃.強壯稍大的幼仔后吃。這樣堅持十天半月的時間,當幼仔滿月后,其個頭大小就不會出現很大的差異。 2 .哺乳期的背養補給 孕犬產仔后,消耗一定的體力,又要哺育幼仔,造成體況欠佳,體質較差,此時,要特別對母犬提供高質量、營養足的全價配合飼料。一是滿足母犬身體的營養需要,二是保證母犬為幼仔提供足夠的奶水因為此時的幼仔的營養必須從乳汁中獲?。拍鼙WC其正常的生長發育。 犬乳、牛乳和羊乳成分比較衰 產仔后的幾天內,母體很虛弱再照顧幼仔,故食欲不佳,食量也少,所以應喂少而精易消化的流質飼料,如煮爛的豬蹄湯加冬蟲草,雞蛋加葡萄糖的面湯、牛奶、羊奶等,并月.在沒滿月前應提供溫水,水溫在 30 ℃ 一 40 ℃ 為好,切不可供給冷水。 7 天后,母犬的食量逐漸增大.體質也逐漸恢復正常,供給食物上要增加食量,每天喂 3 次。在飼料中,多提供一些高蛋白、高能量及含鈣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雞蛋、魚湯、排骨和牛、羊骨湯等)。另外,在飼料中還應加人一些鈣、骨粉、維生素 A . D 、復合維生素B、維生或 C 等,以便帶助母犬體質的恢復,更好的哺育幼犬。 二、仔犬的日常管理 1 .保沮是關鍵 藏獒是一個特殊的犬種,它一年只繁育 l 次,一般都在最寒冷的冬季產仔。當幼仔從母體出生后,仔犬的體溫為 33℃~34℃ , 10 日后體溫可升到 37 ℃ 以上。因為幼犬離開母體,體溫的調節較差,外部的溫度對幼犬的體溫彭響很大。因此,出生后保溫措施尤為重要。對 10 日齡內的仔犬,室溫最好保持在 28℃~32℃, 15日齡后仔犬的室溫在 27 ℃ 左右, 25日齡后室溫23℃左右。對于缺氧假死挽救成活和體質弱的仔犬,更應注意保持好環境的溫度,要求室溫不要太高,而比體溫低3℃~5℃為好。 2 .不能哺乳的仔犬要人工幫助 如果發覺有些仔犬不吃母乳,有吱吱嗷叫時可能是因為仔犬體溫過低,由于母犬彎曲著身體,而未吃上母乳或吃得不足,此時應立即把室溫升高,或者將仔犬放到保溫箱中,當仔犬體溫正常時,再讓仔犬吸吮母乳。如還吸不上乳則可一手捏住母乳,手掰開仔犬的嘴巴讓其含住乳頭,人工擠奶,來回幾次,一般仔犬都能正常吸乳。 如果母乳不足,應將羊奶或牛奶熱開,溫度在 30 ℃~32 ℃時,用 5ml的注射器,去掉針頭吸人牛奶,往嘴里滴兒滴,待其適應時,每次喂給 3~5ml,每日 5 次即可。如果仔犬生下沒吃到初乳,一定想方設法讓其吃上初乳,因為初乳里有許多營養物質是其他物質代料不 了的,對以后犬抵抗疾病的能力大有好處。 如果發現仔犬肚子膨脹而不排便時,可用藥錦在仔犬的生殖器和肛門處,輕擦來刺激其排便。 3 .母犬無乳汁 發現母犬無乳汁性較差,不能正常哺育仔犬時,可找奶水充足、母性好、性格沮馴的產仔母犬代養。代養的母犬產仔天數不能超過 5 天,代養時,先用醫用棉將代養犬的乳汁或尿液沾濕,將代養的仔犬全身擦遍,放在代養母犬乳頭處即可,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代養母犬發現異味咬仔犬。 4 .仔犬的日光浴 仔犬出生后 10 天左右.可選擇天氣晴朗、無風暖和的中午,將仔犬抱到室外的草墊或紙板上曬太陽。開始曬 20 分鐘,以后每 2 天 l 次,每次 30 分鐘。等 20 天后,仔犬能自理慢慢行走,可讓母犬帶仔犬到外運動和曬太陽,時間可逐日增長。 日光浴對仔犬的發育生長極其有好處,多曬太陽,既能殺死仔犬身上的細菌,還能促進仔犬對鈣的吸收,不易患軟骨癥和缺鈣而引起的畸形等。仔犬只有多運動,才能使骨骼粗壯,身體健 康,體形大,食欲好,抗病強,生長發育快。 5 .斷乳前的準備與斷乳 仔犬出生后 20 天.母犬的泌乳量逐漸下降和減少,己不能滿足仔犬生長發育的需要.為了保證仔犬的正常生長,必須采取對仔犬的及時補飼措施。母天對仔犬加喂 2 次牛奶、雞蛋和鈣片及葡萄墉,每次以吃飽為準。 當仔犬出生后 50 天時即可斷乳。這時母犬分泌出來的乳汁已無多少營養,乳汁逐漸停止分泌。同時,母犬因 1 個多月的哺育仔犬身體狀況也十分成弱,若不及時斷乳,對母犬體力恢復大為不利.而且影響下次發情配種。 然而斷乳過旱,又影響仔犬的抗病能力,易患營養缺乏癥。因此,必須掌握斷乳的時間。白天仔犬單獨生活哺食,晚上和母犬在一起,改到完全斷乳為止。 二、近交的應用: 1、影響近交效果的因素: A、家畜種類(豬對近交較敏感); B、家畜的類型(肉用家畜對近交的耐受力高于乳用家畜和役用家畜); C、品種; D、個體; E、性別(母畜對近交較敏感); F、生活條件; G、性狀種類(低遺傳力性狀近交衰退嚴重,雜種優勢明顯。近交衰退和雜種優勢的程度一般相等)。 2、近交的應用: 近交是獲得穩定遺傳性的高效方法,應用時要注意: A、有明確的目的; B、各種近交形式的靈活應用; C、控制近交的速度和時間(先慢后快); D、嚴格選擇,大量淘汰不良個體; E、基因定位過程中用于構建參考家系。
第四節 種群選配(純繁和雜交) 種群:即種用群體,大到品種或種屬,小到畜群或品系,我國多指一個品種。 一、種群選配的意義 按內容和范圍來講,種群選配主要是研究與配個體所隸屬的種群特性和配種關系,是根據與配雙方是隸屬于相同的,還是不同的種群而進行的選配。如:相同品種或品系的個體間交配,或者不同品種或品系個體間交配,由此,形成兩種基本形式的類型:即純種繁育和雜交繁育。 二、純種繁育 純種繁育:簡稱純繁,是指在同一種群范圍內,通過選種選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條件等措施,以提高種群性能的一種方法。其目的是當一個種群的生產性能基本能滿足經濟生產需求,不必作大的方向性改變時,使用以保持和發展一個種群的優良特性,增加種群內優良個體的比重,同時,克服種群的某些缺點,達到保持種群純度和提高種群質量的目的。 作用:鞏固種群遺傳性(優良品質);提高種群品質“純種繁育”不同于“本品種選育”,兩者都在同一種群范圍內進行繁殖和選育,但所針對的種群特性不同。純種繁育是針對培育程度較高的優良種群和新品種而言,目的是為了獲得純種;本品種選育是針對某一品種的選育提高而言,但并不強調保純,為了提高性能,甚至可采用雜交的手段。 三、雜交 雜交:具有差異的群體的個體間的交配,即“異種群選配”。這種差異體現在表型、基因型或群體特性等三個方面。 雜交:不同品種間的交配 系間雜交:不同品系間的交配 遠緣雜交:分類學上不同種或不同屬間的交配 作用: 1.雜交育種:實現遺傳材料的重組,即使基因和性狀重新組合,產生新的遺傳型。 2.雜交利用:利用雜種優勢--雜交后代在生活力、適應性、抗逆性、生產性能方面優于純種個體的特性。 四、純繁與雜交的關系 相互依存:親本越純,雜交所獲得的優勢越大 第五節 選配計劃的制訂(自學) 一、選配的實施原則 1.目的明確; 2.親和力的篩選; 3.公畜等級高于母畜; 4.相同缺陷或相反缺陷的個體不能交配; 5.慎用近交; 6.注意品質選配(同質選配和異質選配的使用) 二、選配的準備和程序: 1.了解畜群和品種的基本情況,如系譜和群體特性; 2.分析以前的交配方案; 3.分析與配公母畜的系譜和個體品質 方法: 1.分析與配雙方的優缺點; 2.繪制畜群系譜圖; 3.分析系、族間親和力 三、選配計劃(選配方案)的制訂: 應該包括每頭家畜的與配畜號及其品質說明、選配目的、選配原則、親緣關系、選配方法、預期效果等。
請記住本站的網址:www.imc14.com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