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通常的經驗,1歲齡左右的藏獒犬身體發育尚未完成,如果出現發情,不應配種,以避免犬體因發生妊娠而影響繼續生長和發育。但實際上,在藏獒犬的原產地——青藏高原上,由于藏族牧民對藏獒傳統的飼養和管理方式(白天多拴系,夜晚放開),當年發育達到性成熟的藏獒犬一旦出現發情,極少不被交配。嗅覺靈敏的成熟公犬一旦發現了正處于發情狀態的處女犬,必欲追蹤而至,強行交配。在接近三千年的藏獒品種培育歷程中,藏獒犬已經形成了對產地該種飼養和管理方式的適應,因此交配后的當歲小母犬與未交配母犬相比交體尺(體高與體長)增長差異不顯著,體重增加較快。究其原因,一方面根據藏獒犬的生長發育規律分析,每年元月前后出生的新生幼犬至年底生長期一般已達到10——12月齡,已完成了體高的快速生長階段,因此即使發生妊娠,對犬只體高的影響已不明顯,另一方面妊娠有助于提高母犬的基礎代謝,伴隨胚胎的發育和日益迫切的營養需要,促進了母犬的新陳代謝和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及消化系統的發育。妊娠后,母犬的攝食量會顯著增加,以保證胚胎的發育和分娩前的營養儲備。 近年來,我國內地對藏獒的養殖與培育日益發展,養殖戶一般都十分重視對新生藏獒幼犬的培育,飼以營養豐富的食料,使新生犬得到了良好發育,至年底時節,所培育的犬只個體不僅能達到性成熟,出現發情,而且多能完成體尺與體重90%以上的生長量,因此對年及1歲齡左右的初次發情藏獒母犬,應視其體況和體尺發育的情況不誤時機及時配種。當然,配種后亦必須相應進一步加強對孕犬的飼養管理 應重視藏獒的選配 選配即人們有目的有意識的確定公母犬的交配,以人為地組合后代犬性狀的遺傳基礎,創造符合人類意愿的理想型藏獒個體的技術過程。在動物育種中,一向認為選配是選種的基礎,選種又可以促進選配,二者互相促進,不可偏廢,那種只重視選種而忽視選配的認識是錯誤的。藏獒的選配有三種技術方法; 1按性狀組合進行選配; 這種交配方式適合于犬群組建時間不久,規模較小,犬只來源較復雜、類型較多的犬場,可根據與配公母犬的品質對比而決定與配犬。為此應選取在性狀表現,性能特征,體質類型以及與適應性有關的性狀上相同或不相同的個體進行交配。前者稱為同質選配,后者稱為異質選配。這兩種選配方法有時單用,有時同用。即根據與配公母犬在體形外貌、體質、體尺(體高,體長,胸圍,管圍)、頭型,嘴型,耳型,以及骨量和毛色等方面的表現,分別選取品質相同或不同的個體交配,有時可能先同質,后異質;也可能某幾個性狀上是同質,另外的性狀上是異質。進行品質選配應有計劃,計劃應盡可能詳細。如果是異質選配,公犬應在體尺、頭型、嘴型、耳型和骨量上有優勢,表現出類拔萃。母犬在體長、體高、繁殖力等方面有良好表現。這樣的公母犬交配,后代一般會秉承父母雙方的優點,形成后代犬優良的性狀性能。 2按血統選配 按血統選配的含義是指以血統或家系為單元,在家系內或家系間開展有目的的選配,其意義在于保持并鞏固場內各血統或家系的品質特征,保持不同的犬只類型,鞏固遺傳性。例如藏獒犬有三種毛型,并各自在頭型、嘴型、體型、被毛分布、氣質品位等方面具有特點。按血統選擇公母犬交配,可以有效地將不同血統公母犬所具有的性狀與特征集合在一起,創造出理想的藏獒個體,也可以把各血統犬只所具備的優良性能和特征穩定下來,保持下去。按血統選配的方法適用于具有系統選育的歷史、對藏獒的選育有明確的目的與計劃,犬只類型已逐漸分明,血統記錄清晰的場家。 按血統選配方法與按家系留種的方法應科學結合使用,一方面按家系留種,規定在世代更替中,必須為每只優良的種公犬留有一個兒子,以繼承其血統。也規定為每條母犬留一個女兒,以保持其遺傳性。這樣可使各家系的特征得以保存。另一方面,并不排除各血統間或血統內公母犬間的交配。就后者而言,容許有一定范圍和程度的近交,以求使某一家系犬只獨特的品質性能得到擴展或穩定遺傳,或者剔除某一血統可能存在的隱性缺陷。后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該家系犬只中實施一定程度的親緣交配,即近交。據測定,藏獒犬有較強的抗近交能力,使用近交系數3.125%-12. 5%的近交形式,諸如姑侄、叔侄、甚至半同胞等交配形式,將在后代犬中再現出類拔莘的祖先犬個體的形態和特征,而后代犬只在生活力、抗病力、適應性及生長發育等方面一般并不表現出衰退。進而言之,遍查世界所有家畜、家禽的育成歷史,幾乎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近交。近交可以促進性狀基因的純合,鞏固性狀的遺傳性,揭露有害基因,并通過定向選擇,而有效形成犬群的整齊一致。所以只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正確的措施,靈活的方法,嚴格選種,就不僅能防止近交所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做到近交不衰退,并可以盡快地建立性狀穩定、品質純正的藏獒犬群。理論上也可以說明,按血統選配能最有效地促優良基因的純合,固定優良性狀并保存某些優良個體的血統,使某一理想藏獒犬的品質性能盡快變成群體所共有,實現創造和培育優良藏獒犬的目標。 3 按等級選配 即按《藏獒綜合評定等級標準》對與配公母犬進行等級評定,確定公母犬的等級后,再確定公母犬的配對或交配。 通常公犬的評定等級應高于母犬,每世代主配公犬應達到特級,不低于一級。而基礎母犬或與配母犬應達到一級,個別具備獨特性能或特征的藏獒母犬容許二級。公犬的等級按特級或一級要求,原因在于公犬影響面大,“公犬好,好一坡”,選擇品種性能或特征優良的藏獒公犬配種,利于提高犬群的整體水平,并使犬群性狀整齊,表現一致。堅持等級選配,是全面推進藏獒系統選育,全面提高藏獒品質性能的必由之路 請記住本站的網址:www.imc14.com (責任編輯:admin) |